第1225章 条鞭法现商议忙(2 / 2)

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68 字 1个月前

,而北方的社学已经荒废,长此以往,北方的举子就会越加的不如南方,这并非朝廷之福也。

作为分管此事的礼部尚书,赵贞吉恳请朱载坖资助社学,在北方广兴学校,推广教化,朱载坖揽奏之后,先将赵贞吉的奏疏下内阁商议。

内阁阁臣们认为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,现在在科举中,南方强于北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,虽然有南北榜的保护,但是在殿试中,南方的举子力压北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,从历代状元的出身就可以看得出来,嘉靖二十六年状元李春芳,扬州兴化人;嘉靖二十九年状元唐汝楫,浙江兰溪人;嘉靖三十二年状元陈谨,福建闽县人;嘉靖三十五年状元诸大绶,浙江山阴人;嘉靖三十八年状元丁士美,淮安清河人;嘉靖四十一年状元申时行,南直隶苏州人;嘉靖四十四年状元范应期,浙江乌程人;隆庆二年状元罗万化,浙江乌程人;隆庆五年状元张元忭,祖籍四川绵竹,徙居浙江山阴,今年的新科状元,孙继皋,南直隶无锡人。

一个北方的都没有,基本上是浙江、南直隶包揽了,当然这两地文风鼎盛,其他地方很难考过他们这也确实是正常的,可是这么多科的状元,一个北方的都没有,这正常吗?显然不正常。

虽然很多官员都认为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,但是对于朱载坖来说,这事要引起重视,作为皇帝,朱载坖必须要平衡各方的势力,南方官僚尤其是东南士绅集团的做大,对于大明来说,绝非好事,虽然朱载坖一直在采取措施对东南士绅集团加以限制,但是他们在科举上的优势还是很大的。

在这种情况之下,赵贞吉所提出来的兴办社学,提升北方的学风,确实是一个办法,尽管不能短时间增加北方进士的能力,但是大量识字人群的出现,可以参加吏员的考选,武学的考选,也是进入大明官僚队伍的途径,也能够平衡南北方。

隆庆中兴三月天